木洞:往事越千年 ——一座千年古镇的回归

木洞:往事越千年

 

一座千年古镇的回归

木洞古镇地处长江上游南岸,与五布河入长江交汇处。距重庆朝天门码头38.4海里,90公里。在古代巴国三峡(铜锣峡、明月峡、黄草峡)之一的明月峡下端。长江通过明月峡,江面豁然开阔,东流而下的滔滔江水顿时化作绿波荡漾,水波不兴。然后突然转了一个90°的急弯,折向北奔腾而去。江面正中有中坝岛,桃花岛两两相望,在两岛中间有一平坦半岛横卧长江边,像一个篆写的“山”字。木洞古镇就在“山”字的中间。西靠明月山,东接长坪山,北向五宝山,南靠木耳山。四山两水,拥山临江。星分觜参,地接黔湘;锁卫渝州,襟控荆楚;物华天宝,地埠物丰。先人择水草而居,逐山泽而猎。木洞显然是人类宜耕宜居,宜渔宜猎,宜进宜出,宜生宜长的风水宝地。向外可以东进西出,南来北往;向内可以安居乐业,蕃生安性。在这块宝地上,她有一万年的文化,三千年的文明,一千年的繁荣,八百年的进步,一百年的开放。千年古镇,山水木洞;巴风蜀韵,文化流长。木洞,一座千年古镇的回归。

一万年以来

                   石韵声声

文化意义上的木洞,特别是过去人少地广的情况下,木洞的开发历史和地理环境有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个层面是1995年撤区并乡以后的地域面积为104.3平方公里的木洞镇,这是主要定位;第二是1995年撤区并乡前的木洞区,含12个乡镇;第三是民国时期的木洞里,含广阳,迎龙,长生,永兴,惠民,二圣,东泉,姜家,百合,双胜。这三个层面是木洞文化传承圈的空间定位。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从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000年到前5000年)开始,木洞就有民众居住。此后一直绵延不断,走向现代。


根据1994年5月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巴县志》记载,在1983-1987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原木洞辖区内,明月峡口上端附近的广阳干溪沟文化遗址。出土打磨制石器,陶器残片300余件。

1989年对该遗址进行试掘,确定此遗址下限为秦汉时期。同时还在木洞镇团结大队(桃花岛村)的河嘴发现共类遗址。

1983-1987年文物普查中,在离木洞镇约三公里的七孔石发现了7座崖墓,张家湾发现五座崖墓,经重庆博物馆专家鉴定均为东汉崖墓群。

1985年木洞垭口发现1具约20厘米高的站立陶俑,经重庆博物馆专家鉴定其为汉代陶俑。

2006年6月,在木洞正街(解放路)出土一具15厘米高的陶壳,经重庆博物馆专家鉴定为汉代陶壶。

1985年在距木洞镇15公里的清溪梓桐坝的宋代瓦窑,出土了具有较高工艺水平的窑炉、窑器、容具形成的文化堆积层。

2006年12月3日,木洞镇团山堡移民小区工程建设开挖地基时,发现5座墓群,经重庆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为宋明墓群。出土文物有铜镜、黑釉素瓶等11件。出土器物中黑釉盏花瓶是重庆地区南宋涂山窑,巴南桐梓窑和华光窑的本地民间窑产品。釉色莹润的白瓷碗,褐釉碗以及铜镜这些中原文化已经进入此地的百姓日常生活中。

这些出土文物可以证实,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经汉唐宋以至元明,木洞都有民众居住,而且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展。

三千年以来

                   巴歌阵阵

自古以来,木洞民众就喜欢唱山歌。“木洞山歌”是国务院列入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木洞是重庆市人民政府1991年命名的山歌之乡。木洞山歌的源头是“巴渝舞”。木洞一直隶属于巴县。巴县古为江州(今重庆市区),是周武王伐殷灭纣时公元前1122年(距今3139年)的夏四月封宗姬于巴之立都之地。古代巴人能歌善舞,《吕氏春秋·音初·季夏纪》载:禹行幼,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民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始作南音。《华阳国志》载“禹娶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周公和召公采风的《周南》和《召南》即出于江州涂山民女之口。吕氏春秋的“音初”,就是民间音乐的开始,就是民歌的开始。巴渝舞就是巴人歌舞的代表。巴渝舞起源于远古时代巴人击物吆吼时围猎的生产活动。其闻名于世,是巴师随武王伐纣的歌舞。《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徙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春秋战国时,巴人歌舞远播荆楚。《文选·宋王·对楚王问》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之者数千人。”

汉代“巴子讴歌,相引牵,连手而跳歌”,《文选》·晋左思《魏都赋》“或明发而嬥歌”。

唐代、巴人喜唱“竹枝词”,顾况、刘禹锡、白居易、于鹄、崔涂果等诗人都分别有“巴人夜唱竹枝后”,“巴人能唱本乡歌”,“蛮儿巴女齐声唱”,“巴女骑中唱竹枝”,“一曲巴歌半江月”的诗句。这种竹枝词民歌一直绵延至清代。清·刑部尚书王士祯于康熙十一年十月“野宿”木洞,写有《泊木洞驿》诗:“新月数声笛,巴歌何处船。今宵羁客泪,流落竹枝前。”

清代乾隆年间刻本《巴县志》载:“六月芒种,是月也,薅头秧,旬以后薅二秧,去莠良,农歌四起。”


综上所述,从夏朝的“涂山女歌”,周代的“巴师歌舞”,春秋之季的“下里巴人”,秦汉之交的“巴渝歌舞”,到唐至清的“巴人竹枝”和清代的“薅秧农歌”,以至现在的“木洞山歌”,我们清晰地看到木洞三千年以来的文化传承。从三千多年以来的巴歌的积淀、传承、发展,可以看到木洞民众的生息繁衍,安居乐业,生产生活。巴歌唱晚,山歌传响,这是三千年以来的歌声。

一千年以来

                   诗歌朗朗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地处古代巴国腹地的木洞镇,物华天宝,山川秀美,人丁兴旺,地埠物丰。虽然很少被史书纪录下来,但被一些文人名士关注。他们或者路过,或者家居,对木洞的人文山水常常赋诗记之。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14年)距今1276年。这年春天王维以侍御史知南选,到了荆州襄阳,后溯长江西上。在途经木洞的时候,看着河边一少女洗着衣服,报晓的雄鸡声此起彼伏,江面上舟船聚拢,水上人家的交易开始了。遥望远山,山桥拱起在树梢点上,还有人行走。这些美景稍稍缓解了他离开京城的思乡之情。挥笔写了著名的《晓行巴峡》的五言诗:“际晓投巴峡,余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诗的题名为《晓行巴峡》。巴峡,历史上有数指:一指长江大三峡中的巫峡;二指木洞地区的明月峡;三指嘉陵江上游阆、白二水合流处。王维诗中的巴峡就是明月峡。其依据有四:其一,公元前611年,大三峡(古巴峡)为楚国分占,巴国只是奉节以西之地。巴国失去大三峡,但又无力与楚国抗争,只好以巴国现有三峡自慰。即铜锣峡,明月峡,黄草峡。其二,清初王士祯在《蜀道驿程记》中记述他离开重庆东下的行程。“午刻解之览出峡,王右丞诗“际晓投巴峡“即此。过明月、铜锣二峡······晚抵木洞驿野宿。”其三,民国年间向楚主修的《巴县志》卷·《疆域·水道》里,在记述明月峡的所处位置和得名由来后,即引了王维《晓行巴峡》诗,说明巴峡即明月峡;其四,彭伯通在《重庆题咏录》中王维诗的按语中指出:观诗中“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一联,指明峡甚明。

从王维1276年的诗中可以看出,木洞当时已经是很繁荣了。“舟中市”、“浣衣女”、“众鸡鸣”。当然那时的繁荣不能与今天的木洞同日而语,当时全国人口只有5000多万人。全国5000多万人口的情况下,木洞的清晨是“舟中市”、“浣衣女”、“众鸡鸣”,当时肯定是一派繁荣景象。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距今513年),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遭宦官迫害,贬至四川。他乘舟入川时,路经木洞驿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古诗两首。“戚浪喷江门,幽洞冒琼树。寒林碧参差,秋嶂莽四互。白龙不定眠,中江起江雾。素舫历长波,凌兢戒前路。”“沱明星月上,江冷蛟龙移,野鼓何填填,宵火亦离离。”王廷相路过木洞驿“白龙沱”、“中江寺”、“野鼓”、“宵火”,还有木洞传说“幽洞冒琼树”,尽情咏叹木洞的山水人文。

历史翻到了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距今345年。王士祯为户部郎中,奉命典四川乡试,自峡西入川。九月十五日发成都,经峨眉,嘉定,由叙州顺大江而下,十月初八抵重庆。初十继续东下,写下了《泊木洞驿》诗:“新月数声笛,巴歌何处船,今宵羁客旧,流落竹枝前。”木洞的夜晚,一轮弯月挂在空中。船上传来歌声,与岸上的歌声相对相答。这是唱的当地的民歌,也就是竹枝词。从渔舟唱晚,河岸互答,场面热烈,引起诗人羁旅之泪的情景看,木洞当时不但保持了唐代的“水国舟市”、“江边浣女”的繁荣景象,而且由“众鸡鸣”到“渔歌互答”、“人欢船忙”的更加繁荣景象,这符合历史的逻辑。汉唐时期,木洞是否有政府管理机构或者由上级政府机构予以管理,目前还没有史料证明。但木洞作为水陆交通站关,民众聚居,人员往来,集市易物是肯定的。

八百年以来

                   千帆点点

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志·商税》载:淳熙十六年(1189年,距今838年)闰五月十四日,诏恭州三县管下双石,安仁,石英,蓝溪,董伏,含谷,多昆,双溪八市,泥坝,木洞新兴二镇十处税场。尽行住罢。以守臣宋南疆言,“皆是乡村豪民买扑拘收税钱,徒以拢民故也。”恭州是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的重庆古称。治巴县,在今重庆境内注有涪、夔、黔等40余处地名。北宋崇宁元年,因国子博士南平(现綦江)僚人赵谂被人告发“谋反”,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遂改为恭州,取恭顺之意。重庆当时就叫恭州,木洞当时就是恭州八市二镇十处税场之一。


到了元代(1279-1368年)距今738年,在重庆建有以朝天门为枢纽的水陆驿站网,其中从朝天门水站下行至湘北沙市水站,共20站。元《经也大典》说:“木洞站,船六只”。船六只,不是全部船只有六只,而是指公家之船六只。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距今639年,通过元末明初,第一次“湘广填四川”的移民高潮。四川人口增至146万,木洞地区也广纳湖广移民,主要是湖北移民。木洞人口激增,商贸发达。

到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距今373年。通过元末清初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高潮,查木洞移民的原籍多数是湘北省黄州府城县孝感人。木洞地区人口大增,带来了热腾兴旺的人气,催发了经济发展的热气。移民也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文化,特别是带来包谷、洋芋、红苕等,粮食的增产又促进大量的人口繁衍。木洞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商货进一步发展。


木洞镇中坝村万寿宫金檩上题记“大明天顺三年葵酉仲秋月重修建旦立(即1454)年重修,距今563年。实际上是明代早期建筑,保持了宋代晚期,明代早期建筑的风格。民国年间向楚主修的《巴县志》载,在木洞境内的明代庙宇有仰山寺,海眼寺,慈光寺,栋青寺,岚山寺。20世纪80年代普查,建于明代的还有太平寺,水口寺,宝台寺,上观寺等。在104.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明代寺庙宫殿就有10座以上。只有在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的发展下才有宗教信仰的普及繁荣。据考证,像万寿宫、万天宫之类的寺庙,实际上是元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第一次移民浪潮中移民的会聚之所。供奉原籍乡民的桑梓神,担负起联络乡谊,互通声息,扶持乡友,共御外乡人侵扰等职能,对发展当地社会经济等起到重要的内聚促进作用。


明正德《四川志》卷十三《邮驿》记载:“木洞水驿在巴县治东九十里”,明正德年间是明代皇帝朱厚照统治期间(1505年-1521年)距今500多年。

木洞建立水驿站以后,并置木洞里,正式建立政府管理机构。同时设巡检司,巡检司延续到清代。巡检司衙门设在中坝,中坝人称那里为衙门口,至今基础格局,衙门月台还在。朱元璋曾敕喻天下巡检说:“朕设巡检司于关津,扼要道,查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巡检是知县的属官。巡检司是县下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特定区域的缉弭巡视,维持当地治安稳定。乾隆《巴县志 》卷二《廨暑》:“巡检署在木洞旧驿署,雍正七年设。在清代重庆府范围内设巡检署的只有木洞镇和雍正六年撤县以后的安居镇。木洞中坝巡检司衙门还在木洞镇八洞桥物资转运站旁以及豚溪口处设有巡检司分司。


从以上的文献资料和万寿宫古建筑可以看出,木洞古镇经历了1000年的生长繁荣。淳熙十六年(1189年)距今838年,设税场。我们读历史就知道,宋代是商品经济最发达的时期。其标志是:一、大城市的商业税突破了市与坊的界限,营业时间不受限制;二、农村集市出现了固定的市镇;三、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四、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五、市镇出了娱乐场所。木洞设立税场,说明木洞作为固定市镇已形成,商品经济活跃繁荣,富户豪绅较多,集市和转运口岸初具规模,政府已有管理设地区的机构和人员。从元代开始把木洞拿入重庆朝天门为枢纽的水陆网20站之一,到明代的设木洞水驿,南来北往,千帆连舷。设巡检司衙门,保商安民。明代重庆设8坊72里,其中有木洞里。建万寿宫移民会所以及清代的木洞里。木洞又经历了800年的发展,800年的进步,800年的繁荣。

一百年以来

                   春风习习

木洞古镇尽管有1000年的生长繁荣,但她以长江的精神,永远向前,以长江的胸怀,拥抱世界;以长江的意志,走向现代,走向世界。像习习春风吹暖了这片古老美丽的土地。


天主教的到来:光绪9年(1883年),一法国牧师在木洞,在繁华埠丰的涧上街下盐店修堂传教圣母玛利亚。

福音堂的落户:1890年3月31日,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重庆正式开埠。英国圣公会牧师,荷兰牧师轮渡抵木洞传福音建立教会小学。


教会小学的诞生:光绪29年(1904年),福音堂牧师创立教会小学,除中文以外,还教以外语。丁雪松1924年在教会小学读书。


观澜书院:咸丰年间(1861年)木洞名绅募置田租30余石,在文昌宫内设馆课学,更名为观澜书院。


崇文义学:巴县和木洞均无义学。清道光6年(1826年)距今211年,知县刘衡奉总督札饬,劝谕各乡市镇捐设义学,木洞是崇文义学。每年房、田、土租共收银五十一两五钱,延师束修、薪水、聘金三十二两,剩余作补修费。由巡检关聘。


敦本义学:在栋青谭家湾,同治三年(1864年)职员金某捐田业全份,房屋30余间,以及山林、竹木等合租36石,作为延师课读之资。

五省会所:清光绪年间,为了处理协调商务和其他事宜,在木洞镇万天宫处设立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五省会所。

美、英、日商务代办:清光绪16年(1890年)重庆辟为商埠,外商陆续来渝销洋货。民国初年,木洞镇也相继设立美、英、日商务代办机构,然后经代办处发往上海,出口国外。总机构设在八洞桥钱德兴物资转运站旁边。木洞代办处主要收购出口桐油。由于三国销售和收购物资有不一样,且数量巨大,也招用了当地人作为经办。英商亚细亚分公司设庄在垭口老街,代理人丁全忠;美商美孚分公司设庄在正街福音堂,代理人余恒丰;日商三重分公司设庄在镇后湾黄泥岗,代理人陈明仲。他们销运煤油、蜡烛、洋布,收购土特产品,特别是桐油,猪鬃运回本国。桐油是制作漆的原料,大量用于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木洞出口桐油每年200万斤以上。


女子学校:1929年,木洞镇万天宫成立女子学校,专门招收女学生读书。龚柏森(102岁)的夫人在这里读过书。1913年,民国第一所女子学校才在长沙创办,木洞1929年创办女子学校,可见木洞的开放。


中共西南工作委员会:1940年8、9月间,根据南方局决定,在巴县木洞镇建立中共西南工作委员会,地点在万天宫与石宝街交接处。西南工委以孔原为书记,钱英、廖志高、于江震、蔡书彬等先后担任委员,负责领导川特委,川康特委,贵州省临时工委,云南省工委,湘鄂西区党委工作。1942年春西南工委撤销。

中共地下党联络点“沧生社”:在木洞镇正街万天宫下边转角处的石宝街,有一个“沧生社”店铺,其名由来是纪念杨沧白先生之意。该社前边是家店铺,置设多种书刊报纸,供人读书看报。后面有几间小屋,供人休憩,实为木洞地下党组织秘密联络点。当时木洞的地下党员有木洞小学的叶义琳,栋青小学的陈玉碧,栋青光国小学的徐友莲,还有屯溪口市立中学的两个学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于栋青乡的关押在白公馆的何敬平烈士,写下了著名的《愿把牢底坐穿》的著名诗篇。


木洞商会:根据民国商业法令关于“繁盛之区镇亦得单独成立商会”之规定,于民国二年(1913年)成立了木洞商会。而巴县商会的成立才是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晚于木洞商会31年。可见木洞当时商业的发达和繁荣。根据民国政府法令,木洞商会有两种会员,一是同业公会会员,即油业、盐业、糖业、酒业、绸布业、棉纱业、粮食业、榨菜业、百货业、山货业、屠宰业、民航业、餐茶旅栈业,经纪业共14个。非公会会员有(单独会员)佛享轮船公司,巴县银行木洞办事处,裕大电灯公司,荣集祥印刷店,熙济锅厂和裕昌火柴厂6个。木洞商会为促进木洞商业繁荣,保护商业发展的商人利益,社会公益救助起了很大作用,特别是支援解放军解放木洞,创立木洞中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苏伯鲁会长的宅居在垭口老街,保存完好。


巴县银行木洞办事处:巴县银行创立于民国29年(1940年),系官商合办的地方银行。民国31年(1942年)巴县银行在木洞设办事处。除此之外,木洞还有民丰实业银行木洞办事处、和成银行木洞办事处。


木洞福利社(相当于保险公司):1946年以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当时以米作为交换媒介,以米易物。每天从木洞码头运往重庆的米是5万到6万斤。为了保护粮商利益,粮食业公会倡议建立福利社,经营粮食的运输,保险。推举了王德堂为主任,李良相、龚柏森(102岁,现在健在),刘为鲁为会员。每袋米收取2斤为保险费,途中发生海难,负责赔偿。48年确有一米商户发生海难,全数赔偿,获得信誉。龚柏森说,解放军进驻木洞,还将保险米借给解放军。


木洞邮政局:向楚《巴县志》675页记载,光绪22年(1896年)重庆设邮政局,共设6支局。龙隐镇设二等局,木洞镇、白市驿等镇设三等局,老木洞邮政局在石宝街段家巷子旁。


木洞电话、电报局:民国18年(1930年)乡村开始安装电话,同时收发电报。重庆共设十个交换所,木洞镇设有一交换所。何泽生(84岁),他父亲1933年任木洞镇镇长,还拉了一根专线到他苏家浩家里,他当时觉得很好奇。


贫儿教养院:1937年抗战,大批儿童随父母逃难,有的父母死亡,有的父母走散,木洞万天宫为此开办贫儿教养院,专门收养教育这些孤儿、贫儿。木洞虽小,能以悲天悯人的胸怀济世天下。

范绍增出川抗战司令部:1937年抗战爆发,川军保家卫国出川抗战。范绍增是川军27集团军第88军军长,木洞也属于他的防区,范绍增司令部也设在万天宫。


乞戒所:乞戒所在水沟街古驿道处,是一个政府慈善机构,专门收容儿童、乞丐及流浪儿,给予他们收容和教育。社会贤达、乡绅富户为此捐钱、捐粮。乞戒所挽救了不少孤儿、流浪儿的生命,对成人乞丐也有救助。正德向善的木洞人古风犹存,世风不靡。

中国中学:中国中学在中坝农职中处,创于1933年,是一所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的名校。为“救亡图存”,爱国名士周慎修,杨安仁兴资办学并以“中国”二字冠名。张学良、柳亚子等政界要人、学界名流共101人为其题词。抗战爆发,迁到木洞中坝占地十来亩,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清晰,环境优美。1937年,张君仪作校长,王正廷为董事长。王正廷是国民政府的外交总长,后来参加了著名的“巴黎和会”。木洞中学蒋治泰老师(88岁)在中坝中国中学读书时亲自听了王正廷的鼓励学生“读书救国”的讲话。抗战胜利,中国中学又搬回上海。50年巴师搬迁在中国中学校地作为巴师校舍;70年代作为木洞中学学农基地;80年创办农职中又作为木洞农职中校舍;90年代农职中与木洞中学合并,成为木洞中学校地,中国中学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在木洞中学发扬。

市立中学(何家祠堂):在豚溪口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有2000多平方米,四周是红紫色条石做的围墙,墙内三层大殿依山而上。现虽然殿堂圮毁,榛莽荒秽,但高大整齐的墙基还在,宽大的石阶还在,可以想象出当年庄严宏大的气象。祠堂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最独特的“中国印”。何家是木洞镇苏家浩大户,现推上去六代祖,是清朝光绪皇帝的朝议大夫,官至三品,并且是二甲进士,收到光绪皇帝诰封。木洞中学状元门就是取其家堂屋的大门。何家耕独传家,世代为官。何家六代祖告老还乡后修何家祠堂以传家教,遗家风,光宗耀祖,荫子护孙。1937年,重庆市一中搬到这里办学。当时600多名师生在这里学习、生活。这是何家对抗战和中国教育传承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一中的师生中有两个共产党地下党员,在这里也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抗战胜利以后这里又作为国民政府军需仓库。解放以后,这里成为国家粮站。


雕版印刷厂:在八洞桥至水沟街处,老板姓胡,家传祖业,专印线装古书。特别是“三字经”、“增广贤文”、“劝世文”、“论语”印刷最多。


染布坊:在八洞桥至水沟街处,老板姓李,家传祖业,对青花染有特技,生意很好。

木洞税场—木洞驿—木洞里—木洞镇,木洞从宋代设税场,元代设木洞水驿。明代、清代设木洞里,民国政府设木洞镇。宋元明政府机关所在地无考。清、民国政府所在地在正街张家巷子里面四合院内,同时设有警察所。据考证,该建筑已有300多年历史。

木洞码头:木洞镇在长江黄金水道边。西接重庆、成都,东连宜昌、汉口、南京、上海,是优良的通江达海港口。唐代大诗人王维途径明月峡,路过木洞就亲见木洞港的繁荣,留下“水国舟中市”的诗句。元代从朝天门至湘北沙市设了20个小驿,其中有木洞,明代遵循之制,设木洞水驿。这个在历史上从来都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的木洞,水陆冲衢,商贾云集,百物萃聚,千帆并舷。被誉为“五方杂处,百货交通,贾舶行舟,往来停泊,樯桅林立,市井繁荣”的川东第一大镇。一里码头河街上正街有七条巷子:即段家巷子、小烫槽巷子、小东门巷子、大码头巷子、四合一巷子、过街楼巷子、米市口巷子。可见当时木洞镇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

木洞码头营运主要是木船。光绪22年(1896年)重庆先后成立了“三河帮”和“揽载帮”共24帮,木洞属揽载帮,主要装运粮食,榨菜,桐油出川。其中以桐油为最,1919年至1938年,每年运输200万斤桐油至上海,再出口美国等国。

据周德炳(82岁)回忆说,在木洞到南川、涪陵的驿道上,运输货担,往来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南川、云南、贵州商贩,采购棉纱、盐巴,入夜十点都还热闹非凡。在水路上,一批批大型木船,傍晚停泊夜宿。几百船纤夫蜂拥上岸,全街沸腾,人流如潮,商店繁忙,深夜不休,通宵达旦。他家父辈邹家馆生意特好,一直忙到天亮。

1920年木洞码头有了“嘉沱”、“鼎安”等百来匹马力的小机动轮船运载客货,不久,佛享轮船投入营运和佛享公司建立,木洞至重庆轮船运输班次固定。轮船运输在木洞航道占据了重要位置。人员往来,信息传递,杨沧白,丁雪松就是此时接受新思想,乘船往重庆求学。以致后来投身革命,为中国民族的民族独立,以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光耀史册。木洞码头,春风习习,温暖了千年古镇,送来新世界的阳光。

——往事越千年,一座千年古镇的回归。



023-66432888